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这样做,战争悲剧也许不再重演

2016-12-13 April 弘博网



各国设立战争纪念馆的目的,大多是凝聚民族意识,并哀悼受害者,提醒民众勿忘历史、防止悲剧重演。然而据学者研究,目前战争纪念馆多采取的展示方式,仅能使观众产生反战情绪,却并不能对观众离开博物馆以后的行为造成很大影响。


不能影响行动,何谈改变未来。那么,有没有办法能改善现状,让博物馆对世界和平有更大的贡献呢?


战争纪念馆对观众的影响


战争纪念馆的设立,除了凝聚民族意识、抚慰受害者或其后人外,很大程度上是要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为了能让观众对历史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留下更深的印象,纪念馆展示多采取情境式手法,并渲染战争的惨烈,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痛苦。


在让观众产生“共情作用”(empathy)方面——也就是让观众对于战争受害者的遭遇感同身受——纪念馆的展示无疑是成功的。在学者对日本广岛和平纪念馆以及台北二二八纪念馆观众留言的研究中,发现多数观众参观展览之后,都会感到战争/屠杀非常可怕,并表示希望同样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


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馆展示广岛原子弹爆炸相关历史,其展示主要想向观众传递反战、反核的思想。台北二二八纪念馆是为纪念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政府血腥镇压台湾民众起义的事件而设立。该馆虽然不属于战争纪念馆,但同样也是为纪念创伤事件而设立的博物馆,与战争纪念馆有很多相似之处。


广岛和平纪念馆展示的“残留在焦土里的东西”,

表现战争的残酷


广岛和平纪念馆展示的“佐佐木桢子的纸鹤”,表现对和平的憧憬。桢子2岁时遭遇原子弹爆炸,10年后突发白血病,她在病房中坚持折纸鹤,把想活下去的心愿寄托在纸鹤上,但经过8个月与疾病的斗争,最终还是离开人世。



台北二二八纪念馆外的悼念墙,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但研究者同时也指出,“共情作用”(empathy)只能令观众停留在悲悯的情绪中,却并不能影响他们日后的行为。如同看一出悲剧,看完后观众会伤心难过,但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


也就是说,我们在参观纪念馆时,大多数人确实都为受害者感到悲伤,觉得战争很残酷,并希望世界上再也不要有战争。然而我们走出纪念馆后,真的会为世界和平付出实际行动吗?纪念馆的展示显然没有起到这样大的效果。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也认为,仅靠悲伤情绪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她甚至认为观众产生怜悯只是因为要宣告自己不是帮凶,宣告自己的无辜和清白,以及无能无力感。而感到怜悯远不如去反省为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命运却会如此不同,“我们的优裕是否可以导致其他人的贫穷与痛苦”


的确,世界和平决不可能通过悲悯与祈祷就达成,那么战争纪念馆又能做些什么?


如何改善现状?


台湾学者陈佳利对于创伤纪念类博物馆有许多观察和思考,他提出战争纪念馆若要促进世界和平,首先应当反思当前的展示叙事手法


当前各国的纪念馆叙事,多只呈现单一视角,从对本国有利的角度讲述历史,而这样并不能引导观众对战争起因进行反思,形成批判性思维,更无益于防止战争再次出现


例如美国的多个犹太大屠杀纪念馆 48 31204 48 15265 0 0 2893 0 0:00:10 0:00:05 0:00:05 3008都侧重强调战争的残酷,但是对于本国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向第三世界贩卖武器等事实并无丝毫反省。无怪乎被质疑是以救赎者自居,让美国观众在怜悯受难者的同时形成自身的优越感。


日本广岛和平纪念馆也是避开对战争起因的反省,将重点放在哀悼受难者上。人道主义的宣传固然没错,但是不反思原子弹爆炸的原因、不对政府发动战争的错误予以纠正,又怎能保证同样的悲剧不会再现?


美国犹太大屠杀纪念馆(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集中展示遇难犹太人相片,以及集中营中犹太人曾穿过的鞋子,营造沉痛的氛围。


陈佳利教授认为,纪念馆只有提供足够多元的观点以及思考空间,才能促进观众对于战争本质的思考,培养观众对战争的思辨能力,从而影响观众的行动。只有更多人洞悉战争的本质,用批判思维看待历史,才能不受到战争发动者的蛊惑成为杀人机器。如此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包容的社会与和平的未来。


回想我们参观战争纪念馆的经历,印象最深的确实是那些血腥、凄惨的场景,对侵略者的控诉、对受难者的哀悼等等。仅仅看到这些,只能让我们产生同情、反战情绪。我们希望悲剧不要再发生,却对战争出现的根本原因不甚了解,更不知道今后要怎么做。


试想,战争纪念馆如果不局限于目前的叙事方式,而是提供多元观点,让我们了解战争发生时各类人群的态度、各个阶层的遭遇、领导者做出的任何不同的决定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是否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对历史有更清醒的认识?


毕竟战争对于人类而言已经足够沉重,战争纪念馆的存在是要帮我们抚平创伤,而不是制造创伤。如果纪念馆的展示只能给观众带来痛苦,相信不会有太多人主动走进它。但是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观众想要了解的事实或观点,成为交流与反思、抑或疗愈悲伤的空间,或许公众会从心里接纳它,它的使命也才有机会实现。



本周正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战争纪念馆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虽然中国并非二战的发动者,但我们的纪念馆是否也存在单一叙事的现象?而更多引导观众对战争原因进行反思,会不会有助于纪念馆更好地达成其使命?

 

世界和平听上去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也远非依靠博物馆就能够实现。但是博物馆作为服务公众的机构,在社会事务中理应展现其担当与责任。为民众提供了解历史、了解多元观点、以及批判性思考的平台,或许是纪念馆对世界和平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陈佳利:《被展示的伤口:记忆与创伤的博物馆笔记》,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07年。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April


相关链接:

沉思——战争博物馆永恒的主题

纪念馆展示吓到孩子怎么办?

"沉默”的抗战纪念馆:人气冷清 馆外变洗车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